免费下载 GB/T 2423.33—2021《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a:高浓度二氧化硫试验》(广东韦斯)
发布时间:2025-11-21 浏览:0

标准地址下载:

GBT 2423.33-2021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a:高浓度二氧化硫试验.pdf

 可关注韦斯的公众号,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          


1685407424114942.jpg


一、标准概述

GB/T 2423.33—2021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环境试验方法标准,属于《环境试验》系列中的第33部分。该标准最早于1989年发布,本次2021年版是对2005年版本的第二次修订,主要更新了部分技术内容和引用标准,使其与国际标准保持同步。

该标准的核心目的是评估产品或材料在高浓度二氧化硫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特别适用于模拟工业污染大气等严苛腐蚀环境,帮助企业和检测机构快速诊断防腐蚀系统的缺陷。


二、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

  • 各类电工电子产品及其使用材料;

  • 在化学腐蚀环境(如含高浓度二氧化硫的潮湿空气)中使用的适应性评估;

  • 用于比较不同防腐蚀系统在相似环境下的表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

  • 不适用于直接比较不同材料的耐腐蚀性,除非实际使用环境与试验条件高度相似;

  • 不涉及试样的具体形状、制备方法或试验结果的评价标准,这些内容需参考其他标准或由双方协商确定。


三、试验条件与所需仪器

试验条件:

试验在一个封闭的试验箱中进行,模拟“冷凝水+高浓度二氧化硫”的交变气候环境。标准中规定了两种试验条件:

试验名称SO₂理论浓度(体积分数)第一试验阶段第二试验阶段
Kca 10.33%8小时,40±3°C,约100%湿度16小时,18-28°C,≤75%湿度
Kca 20.67%同上同上

每个试验周期为24小时,常用周期数为1、2、5、10、15或20周期。

所需仪器:

  • 试验箱:能控制温度、湿度,并能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 气体供应系统:用于精确控制二氧化硫浓度;

  • 试样支架:用于悬挂试样,确保暴露均匀;

  • 空白试样:用于检验试验箱的腐蚀均匀性(详见附录B)。


四、恢复条件

试验结束后,试样需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1至2小时,才能进行外观检查或其他性能测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让试样从试验环境过渡到正常环境,避免因温湿度突变影响检测结果。

注:标准大气条件通常指温度15-35°C、相对湿度25%-75%,具体参见GB/T 2421—2020。


五、试验过程与要求

1. 试样准备与初始检测

  • 试样需按相关标准或协议进行预处理;

  • 试验前需进行外观检查电气/机械性能检测

2. 暴露方式

  • 试样以“准备使用”状态(不包装、不通电)放入试验箱;

  • 暴露方式参照GB/T 9789—2008第5章。

3. 试验运行

  • 每周期开始时通入二氧化硫,大部分气体会溶解于箱底水中,实际气体浓度约为理论值的七分之一;

  • 每周期结束后应更换水和二氧化硫,且尽量不干扰试样;

  • 若试样已出现不可接受的腐蚀损坏,可提前终止试验。

4. 中间检测与最后检测

  • 中间检测:可在每周期结束前3小时内进行,检测后尽快关闭试验箱;

  • 最后检测

    • 电气性能检测在最后一周期结束前3小时内进行;

    • 外观和其他性能检测在恢复后进行。


六、设备要求

试验箱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容积通常为300L,也可使用其他容积,但需保证试验一致性;

  • 箱内腐蚀效应需通过附录B的检验:

    • 使用5片DC04钢板(尺寸100mm×50mm)和2片空白板;

    • 经过5周期试验后,清除腐蚀产物并称重;

    • 单位面积质量损失应在100–150 g/m²之间,且单个试样偏差不超过平均值的20%。


七、其他注意事项

  • 不同试样不宜混测:若同时测试不同防腐蚀系统的试样,可能因相互作用影响结果;

  • 不能替代实际环境测试:试验条件为加速腐蚀环境,与实际使用环境存在差异;

  • 引用标准时应明确

    • 试验名称(Kca 1或Kca 2);

    • 初始检测内容;

    • 试验时间(周期数);

    • 是否进行中间检测;

    • 最后检测项目。


结语

GB/T 2423.33—2021 提供了一套科学、可重复的高浓度二氧化硫腐蚀试验方法,有助于企业在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阶段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正确理解并执行该标准,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也能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提供应对依据。


方案咨询/业务洽谈,请联系:

韦斯小尹

电话/微信:13335830295